【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隨著人們對于水質要求的提高,凈水裝置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反滲透技術采用純粹的物理凈化原理,占據精密過濾優勢,近兩年來迅速成為凈水市場新寵。當然,反滲透膜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過很多企業正在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并且有了長足的進展。 隨著全球水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水治理迫在眉睫。但居民飲水水源污染嚴重,為滿足眾多人口的日常用水需求,自來水廠大規模采用消毒劑,其中的漂白粉和氯生成的消毒副產物成為了新的有害物質,因此綠色健康的家庭終端凈水受到普遍關注。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技術作為純粹的物理凈化原理近兩年迅速主導凈水市場。根據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7月線上反滲透(RO)技術占比為70.8%,而16年同期占比為58.6%;2017年1-7月線下反滲透(RO)技術占比為89.2%,2016年同期88.7%。 那么該技術的核心優勢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能變得家喻戶曉?這里要從海鷗飲水說起。早期的美國科學家發現海鷗飛掠海面時,每次會啜起一大口海水,隔幾秒后又會吐出一小口海水,但陸地上肺呼吸的動物不能像海鷗那樣飲用高鹽份的海水。后來的研究表明,海鷗嗉囊位置有一構造非常精密的薄膜,可將海水過濾為可飲用的淡水,而含有雜質及高濃縮鹽份的海水則吐出嘴外,這就是反滲透原理的雛形。現今人們已成功地將該技術運用到凈水行業,并經過技術創新與改革,在水健康領域大展宏圖。 反滲透技術是一種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在使用中為產生反滲透壓需用水泵給含鹽水溶液或廢水施加壓力以克服自然滲透壓及膜的阻力使水透過反滲透膜,將水中溶解鹽或污染雜質阻止在反滲透膜的另一側。該技術的核心在于膜,通常是空隙在納米級以下的半透膜,只允許水等小分子通過。 自然條件下,溶液多是從高濃度區向低濃度區擴散至濃度相等的穩定狀態,但由于半透膜的存在,有機物、細菌、重金屬離子、膠體等無法通過,需要在自來水的一側外加壓力,避免右側的純水反向流入膜左側的高濃度區,若膜左側的壓力大于右側時,水分子就自然通過膜,進而過濾了自來水中的雜質,得到純凈的水源,因此市面上的大部分反滲透凈水器是需要水泵提供壓力。 RO膜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水泵的漏電問題,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時要考慮的因素。除此之外,凈水器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對反滲透膜進行沖洗,這也就不可避免陷入是否省水討論熱點。當然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濾芯的質量,目前不少企業也在實現長效且可靠性高的大膜上潛心研究,例如,今年5月,海爾凈水發布6年不換膜產品HE-RO;6月上海水展中A.O.史密斯推出的MAX5.0大流量技術專利可將凈水產水量提升到3L/min,濾芯壽命可達5年之久。 另外,物聯網帶來的智能化,也使得用戶在高度可感知化的同時,對產品功能的多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水是生命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在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路上,凈水器正以啟明星的角色引領我們通往全新的健康旅程! 原標題:反滲透凈水的價值何在? (來源:奧維云網)
|